當前,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尚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在國內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如何把握先機、實現向國際資產管理的轉變和本質的回歸,無疑值得各方持續關注研究。
日前,“2016中國資產管理年會”在上海召開。本屆年會以“全球視野-改革智慧”為主題,邀請監管機構、行業領導、金融機構代表和專家學者,共同探尋改革中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年會同期揭曉了2016中國資產管理“金貝獎”評選結果,平安資管榮獲“2016中國最佳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獎項。
平安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萬放出席年會並發表主題演講,深度剖析了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現狀,並闡釋了資產管理的使命與夢想。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非常高興有機會能在這跟大家分享最近我們的一些思考。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去年二、三月份的某個深夜,一位很久沒有跟我聯繫的同學給我打了個電話,他說有一家公司向他推薦了一款12%收益率的產品,想徵詢下我的意見。他接下來說的話差點讓我當場昏倒:他的兒子也從他這兒買了這款產品,他還能拿4個點提成。
但我們知道一家公司是不會做賠本生意的,一般來說,公司方面也要拿4個點的分成,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是20%,而這家公司後來賣到了將近100個億。當然,它最後被公安部立案審查。
我的問題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去買這個產品呢?其實,這裡面有更深層次的邏輯。
從統計來看,中國的財富管理市場連續多年都是接近50%的增長,然而很多居民的實際收入卻遠未達到這個增長比例。如果沒有,這個增長從哪裡來?答案是,從銀行的存款來。那麼,居民為什麼願意把財產轉到財富市場上來呢?因為大家對未來的養老、醫療、健康等方面支出有巨大的擔心,所以大家希望投資一些高收益的資產。
以養老為例,全世界無外乎就三種制度:
第一,現收現付制度。而這種制度當面對我們未來的老齡化社會時,會碰到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第二,企業年金及一些其他的補充養老計畫。但目前中國企業負擔過重,且這方面的稅收優惠吸引力有限,企業沒有發展動力。此外,員工可投資的產品選擇較少,員工參與意願不強。
第三,個人儲蓄或商業保險,即老百姓自己通過投資的方式解決養老問題。於是大家看到了個人股票投資急劇地增加,形成了中國的散戶市場。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那個20個點收益率的產品居然有人會買。因為這個收益率大家比較容易計量,特別對廣大的老百姓來說,儘管這方面風險無法計量,但很難讓他認為6%收益的資產比9%的好。這就引出了我的第一個問題,這就是目前中國市場上缺少足夠的合格機構投資者,提供豐富的資產管理產品,來説明實現個人財富的保值增值,來滿足未來養老、醫療和教育的需求。
如何來解決這種困局呢?這就是我想講的資產管理的使命和夢想,創建一個標準的資產管理格局。
具體來說,如上圖所示,個人的可投資資金放到銀行理財等資金歸集者那裡,再由資金歸集者交給資金管理者。當然這個社會上有很多的角色既是資金歸集者,也是資金管理者。
而當拿到這個資金做投資的時候,無非是投向資本市場和非資本市場,最終是到企業這種實體經濟。因此,如果底層實體經濟沒有很好的增長的話,想讓資產收益率上升幾乎不可能,整個的資產管理的核心其實跟整個中國經濟掛在一起,那些海外投資也遵循這個大的邏輯。
從世界範圍來看,全球的資產管理行業長資金和短資金匹配合適,而中國的資產管理和主要的參與者,絕大多數資金都是比較短期的。因為大家都在自己做理財,自己在做管理,很難去考慮長遠的東西,但國外已經建立了一套非常好的長久的資金投資模式。未來,當我知道我會拿多少收益,而且我不會再擔憂養老、醫療支出等問題的時候,中國的長期投資才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所以,我們首先應該確定什麼是合格的機構投資者。如果你被認為是一個合格的機構投資者,你就可以發產品,你就可以作為管理者,而在中國現在目前是行業的監管分割得非常厲害。所以中國現在合格機構投資者分佈在各領域,且被不同的行業割裂。
再次,如果我是合格投資者,我是否可以投資範圍不受限制?國外是如果你能做到勤勉盡責,監管機構對你的投資範圍認為是可以開放的。而我們中國因為種種原因,無論是發產品,還是產品的投資範圍,都有諸多限制。
第三,當你是一個合格機構投資者,你履行了神聖的原則,你的權利和義務清晰的情況下受到法律的保護。當前,我們國家很多機構投資者並沒有得到合法的保護,這種違約直接衝擊了機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那我們的夢想是什麼?我們的使命又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把基礎和傳統的資產擴展到多重的資產。建立資產配置和品種的選擇,最後根據投資者,或者投資者找到資金歸集者他們不同的需求,提供一個全方位的資產管理解決方案。所以這對現有合格的機構投資者提出了能力上的要求,這是既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也是我們資產管理公司需要努力的大方向。在這個基礎上的底層要做到合法合規,審慎盡職,資訊披露、投資者教育。
第二,我們需要構建一個完善的資產管理生態體系。這個生態體系有三個方面,首先我希望建立資產管理公司的上位規劃;第二,淡化分業壁壘,實施牌照監管;第三,建立資產管理公司良好的資管環境。
當資產管理公司你做好受託人義務,審慎盡責,匹配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及偏好的時候,我們希望也應該得到法律的保護和支持。這樣的話如果有一大批資產管理機構在這個市場上能夠很活躍能夠發展得很好,間接的也就是保護了而且滿足了廣大老百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