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先生(右)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員、金融mba中心主任、中國保險與養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陽教授(左)出席在大連舉辦的夏季達沃斯論壇。
香港、上海,2024年7月1日-近日,夏季達沃斯論壇在中國大連舉行。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平安」或「集團」,股份代碼:香港聯合交易所2318/82318,上海證券交易所601318)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在論壇關於「長壽時代的金融」的對談中表示,中國步入老齡社會為金融服務行業迎來龐大商機,養老規劃的核心在於財富管理和健康管理,但中國老年人提前規劃養老財務的意識單薄,而目前市場上的養老服務又呈碎片化、缺乏標準和監督體系。中國平安通過科技賦能、融合金融產品和養老服務,構建「代表支付方、整合供應方」的創新商業模式開拓中國銀髮市場。
「長壽時代的金融」對談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員、金融mba中心主任、中國保險與養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陽教授主持,探討面對人均壽命延長,中國金融服務行業應如何滿足不斷變化的人口結構所帶來的新需求。
中國整體屬於「未富先老」。歐美等發達國家在進入老齡社會時,人均gdp約為1萬美元,整個社會有較强的財力解决老人的養老問題,而中國在1999 年進入老齡社會,人均gdp只有1,000 美元。個體提前規劃養老財務的意識還很單薄, 目前退休金替代率已低於警戒線。
財富及健康管理需求呈多元及個性化
郭曉濤指出:「面對人均壽命的延長,人們對『養老錢』的重視程度會更高、需要更早啓動規劃,以『個人養老儲備』為目標的保值增值需求,將成為財富管理的核心需求。」中國保險行業看到老年人財富管理的市場機遇,正在全面設計銀髮客群的金融養老產品。
其次,不同年齡階段需要不同的健康管理方案。身體相對健康的長者需要豐富的社交、旅居及業餘愛好學習,以保持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狀態;至於患有慢性疾病的就需要做好相應的慢病管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對失能護理服務的需求越大。
老年人的需求非常個性化,養老服務需要將無數的需求散點整合起來,目前中國養老醫療健康服務市場仍在起步階段,主要挑戰是服務的碎片化、服務質量、流程、價格、標準參差不齊,沒有統一的規範,也欠缺監督服務的體系。此外,市場內沒有在全國範圍內領跑的頭部企業能够給客戶帶來有足够性價比及質量放心滿意的服務。
銀髮市場內不同類型的養老產品發揮不同作用,但偏向單一。郭曉濤續指出:「滿足養老需求不能是一個個養老產品的簡單叠加,應該是針對不同生命周期、不同階段、基於客戶個性化養老需求的、經過有機組合和調整的綜合解决方案。」
金融產品與養老服務無縫融合
中國平安提供覆蓋全養老生命周期的保險產品,同時融合醫療健康養老服務,著力構建和深化「保險服務」創新模式。銀髮綜合服務方案包括保險保障、財富增值、財富傳承等類型的金融產品,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就醫問診、康復護理等類型的醫療養老服務,和安居守護、享老文娛等類型的生活類服務,以滿足老年客戶在健康活力、慢病就醫、高齡護理等不同需求。
具體做法是提供合適的養老金融產品,為客戶做好養老財務規劃。而平安作為整合者,代表養老服務的支付方(即保險),在市場上挑選能提供性價比最高的供應商,通過制定服務標準、集中採購、跟進監督,在科技的加持下提供整合和便捷的服務予客戶。
郭曉濤解釋:「平安的優勢就在平台整合能力,把上游的供貨商整合在精准識別客戶需求的服務體系中。我們有2.34億的個人客戶基礎,也積累了口碑和優勢,可以集合購買力,給產業鏈上游的服務商提出需求,並根據終端客戶承諾設定一整套服務體系,包括標準的制定、從供應廠商的准入、價格的衡量、事後的監督和檢視等。」
中國養老方式的現狀是90%的老人選擇在家養老,平安相應的居家養老服務包括平安健康的線上診療平台,實現7×24小時接診;整合龐大的線下醫療健康服務資源,實現國內百强和三甲醫院100%合作覆蓋,內外部醫生團隊近5萬人,合作名醫近2,400位;合作藥店23萬家。養老服務則通過整合100多家服務商,實現650項到家服務、生活管家7×24小時陪伴,已覆蓋54個城市,超8萬人獲得居家養老服務資格。
不斷探索科技和數據對養老行業的賦能
郭曉濤認為:「養老行業雖然看似碎片化、個性化,其實通過技術和數據應用賦能的前景很大。整個金融保險行業可以借助自身的金融數據和養老行業的結合,堅持積累數據,不斷探索科技、數據對養老行業的賦能和加持作用。」
科技賦能在平安的養老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比如在居家養老場景中,核心服務是由養老管家提供,目前ai已經在200個養老管家和客戶交互的場景中充分落地應用,既賦能真人管家,又行使線上管家的職責,大大提高了效率。ai後續還會幫助更高效地賦能客戶家的保姆和護工,撬動更大的效率和品質實現。
科技的另一個重要內涵是數據應用。平安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醫療數據庫之一。平安的醫療五大數據庫包括疾病庫、處方庫、藥品庫、醫生/醫院庫和個人健康數據庫,數據來自衛健委、醫保局、藥監局等公開數據源。這些數據已經用於醫療健康保險的核保核賠場景,以及醫療養老的服務導航,助力用戶端查疾病、查藥品、查醫院、查醫生等。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