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海,2023年4月17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公司」或「集團」,股份代碼:香港聯合交易所2318,上海證券交易所601318)董事會秘書盛瑞生近日出席了富時羅素(ftse russell)舉辦,主題為「esg投資在中國:一種新的投資範式?」的網上研討會,並在會上發言。
盛瑞生表示:「在中國,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的重點關注領域是教育可及性、扶貧以及氣候變化。」而中國平安基於人工智能的esg評價體系則專門為反映中國獨有的esg特點而設,「這些議題對中國而言非常重要,因此我們不單純採購外部的數據,我們圍繞投資的方向、整體的投資策略、還有自身的投資邏輯來建立我們的esg體系。」
自主研發esg框架及評價體系
國內外投資者esg 意識逐步提升,但國際上通用的esg評級標準很難與中國的營商環境和esg關注重點相匹配,因此中國平安自主研發了其獨有的esg框架。
平安於 2021 年推出基於人工智能的cn-esg 智能評價體系,致力推動中國的責任投資。該esg評價體系涵蓋逾5,000間a股上市公司及超過2,500間香港上市公司。該體系於債券市場上評估5,000多個企業債券發行人及5.8萬隻債券的綠色成分,以及評估近140間基金管理公司、逾1.49萬隻基金。該體系結合了國內外的esg披露標準,其涵蓋的所有核心議題中,87%的指標與至少一個國際框架重疊,13%的指標則專為中國而設。
中國平安深耕esg訊息披露,在相關領域成績斐然,並促使其參與制定了中國內地首份披露準則《企業esg披露指南》,於2022年6月正式生效。此外,平安更於2022年12月宣布與富時羅素合作,把其針對中國內地而設的披露框架結合富時羅素的中國內地領先指數, 推出富時平安中國esg指數系列。
積極把握中國內地低碳轉型的機遇
盛瑞生表示,隨着中國落實2030年碳達峰及2060年碳中和目標,內地的綠色金融市場展現「巨大潛力」,包括更多「有助改善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節約和有效利用資源的投資機遇」。
盛瑞生補充指,中國平安把握低碳轉型的相關投資和融資機遇。2022年,平安綠色投融資規模超過人民幣2,823億元。他表示,在中國實現碳中和需約人民幣100萬億元或更多的直接投資,當中投資機遇包括新能源汽車、乃至核電站和水電站。例如,平安銀行自2018年起累計投入人民幣52.3億元支持白鶴灘水電站發展;平安產險擔任了白鶴灘水電站主體工程首席承保人,保險保額達61.2億元;平安證券則是白鶴灘項目的母企中國三峽集團旗下人民幣200億元綠色可交換債券的主要發行人。盛瑞生表示:「這些方面體現出中國平安的綜合金融優勢,從投融資、債券、信貸或保險為我們的客戶提供綜合服務。」
此外,中國平安持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進行創新,包括平安銀行為銀聯信用卡和扣賬卡客戶提供的個人碳賬戶 -「低碳家園」,以及涵蓋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的碳匯保險等。